消金公司委外催收大盘点
新金融琅琊榜·
2024-11-16
旧的解决方案被打破,新的解决方案在重建。消金公司正在有意识地整改催收乱象,并积极寻找合规高效的回款方案。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蓬勃发展,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回款风险增加,催收成了必须关注的重点。
然而,受经济环境下行、信用风险抬头,以及催收行业整体合规性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消金公司面临着严峻挑战。
「贷后圈」查阅各消金公司官网及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汇总了持牌消金公司公布的合作催收机构名单,以分析当前消金委外催收整体情况。
截至目前,在全国31家消金公司中,有24家公开催收机构信息:
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建信消费金融。
其中,北银消金的相关数据公布于2022年,哈银消金、苏银凯基消金、建信消金公布于2023年,其余均为2024年数据。
01
中银消金合作182家,马上消金仅2家
在24家消金公司的公开信息中,出现了458家委外催收机构。
表1-消金公司委外催收机构数量
其中,中银消金的委外催收机构数量高居榜首,高达182家(数据已去重)。据官网公开信息,该公司以地域做划分,选择不同的催收机构。
从南银法巴消金、哈银消金、晋商消金、招联消金、中原消金等合作名单中可以明显看出,催收机构数量较多的消金公司同样关注地域问题,合作机构遍布全国。锦程消金在对外招标时,也明确对“全国电催”和“属地催收”做了区分。
湖北消金、马上消费、陕西长银、金美信,这几家公司的委外催收机构均未超过5家,只与极少数的机构达成了深度合作。
其中,马上消费只与重庆信盟科技、武汉信盟泰克这两家签订了委外催收合作,且连续两年完成了续签。
02
个贷不良转让次数与催收机构数量正相关
为进一步提高回款比例,降低不良资产率,转让个人不良资产包也和催收一样成为贷后管理的重要方式。
「贷后圈」发现,消金公司的催收机构数量和个贷不良转让次数存在一定关联。
通过银登中心检索,截至2024年11月14日,已有17家消金公司在银登网挂牌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资产包,总计转让次数为134次。
中银消金、招联消金、北银消金、南银法巴消金的转让频次位居前列,分别为60次、26次、14次和6次。
表2-部分消金公司个贷不良转让情况
中银消金在这张榜单中再次登顶,与其拥有高达182家委外催收机构遥相呼应。同时,招联消金和南银法巴消金的催收机构数量同样位居消金公司的前五名。
由此可见,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次数与催收机构的数量保持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03
市场集中度低,高频催收公司“背景深厚”
相比18家全国性银行的催收机构分布,消金公司显得较为分散,过于集中在某些头部催收公司的现象并不明显,350余家催收机构在统计中仅出现一次。
尽管集中度不高,「贷后圈」仍发现有8家催收公司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它们同时服务了5家以上客户,分别是北海博锐、华道数据、重庆信盟、深圳万乘、苏州贝瑞斯曼、蚂蚁智信、和君纵达、中经信汇。
表3-部分催收机构市场份额情况
北海博锐作为一家2019年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仅100万,在本次统计中却居于榜首。
细究之下,「贷后圈」发现了它在众多催收公司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据天眼查检索,北海博锐的全资控股股东为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淇毓由上海奇步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通过股权架构的层层穿透,我们追踪到了最终受益股份16.22262%的周鸿祎——360集团创始人。
实际上,上海淇毓也就是奇富科技,前身为360数科(360金融),在助贷领域颇有建树,跟很多金融机构都建立了紧密合作。
同样位于榜单中的蚂蚁智信(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蚂蚁科技集团100%参股,其背后的含金量也不言而喻。
还有排在前列的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据天眼查检索,其全资股东为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是马上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其实际控制人为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
除了上述5家头部机构,重庆锦荣中汇、壹茗信风、四川镇铭、山东昊舜、重庆两心金诚、四川雅安修业、厦门煌隆、青岛联信、华睿信(北京)、广州中楼、安徽三酉,服务的消金公司数量均为4家。
此外,「贷后圈」还看见一些熟悉的身影,这些催收公司在之前总结的全国性银行委外催收机构中也有提及,包括:上海一诺银华、厦门银信达、勤为科技、互连众信、银鸿、锦创、青岛联信、上海迪扬、济南万和、南昌传扬、浙江友信、浙江申汇等,但在此次统计里,它们仅服务于1-2家客户。
04
律所、调解机构崭露头角,纠纷化解方式多元化
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催收力度的加强,合法化解借贷纠纷成为消金公司的棘手难题。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贷后圈」分别输入31家消金公司的名称并附“催收”关键词进行搜索,经初步统计后发现,消金公司在催收方面的合规压力始终突出。
表4-部分消金公司催收投诉情况
中邮消金、马上消费、中信消金、中原消金、海尔消金的催收投诉数量位居前列,均超过2000条;其中,中邮消金投诉数量高达3500+条。
在众多投诉中,最主要的投诉原因是“暴力催收”,包括言语威胁恐吓、短时间内催收频繁、泄露个人隐私等,也有一些是对协商还款的方案不满意、协商未果导致微信冻结等。
催收环节的种种问题,不仅会导致金融消费者体验感降低,还有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甚至导致带来监管处罚。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至少有3家消金公司曾因催收问题收到高额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数据统计与资料检索中,「贷后圈」发现,不少消金公司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开启了探索贷后纠纷化解的路径和方式。
在公布委外催收的24家消金公司中,已有9家选择律所作为第三方催收机构,包括北银消金、中银消金、招联消金、南银法巴消金、晋商消金、盛银消金、长银五八消金、哈银消金、平安消金等。其中,长银五八的所有委外催收机构均为律所。
北银消金在挑选合作机构时,也曾以“中晚期催收”、“诉前调解”、“诉讼仲裁”等为标准,分开招标委外机构。可以看出其在解决金融纠纷时,已有“调解”及“把纠纷化解在诉前”的意识。
此外,在小米消金发布的《2024年贷后管理服务供应商采购公告》中,除了包含传统的“催收机构”,还出现了“调解机构”的字眼。
05
小结
旧的解决方案被打破,新的解决方案在重建。
无论是从消金公司公布的委外催收机构名单,还是通过其发布的贷后管理招标公告,我们都能发现一个核心趋势:消金公司正在有意识地整改催收乱象,并积极寻找合规高效的回款方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除了传统的催收机构,那些具备专业能力、合规意识与服务经验的律所和调解机构等,有望成为消金公司甚至整个金融行业化解回款难题的主力军。
这亦是消金行业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
关注“贷后圈”,回复“消金催收”
即可免费获取 「消金公司催收名单」
Like
Share
Wow
Comment